江元邀您一同回顾:2021年度《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学术年会
作者:广州江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
发表时间:2021-12-08 00:00:00
2021年12月4日至5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研立项的“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简称“工程”)在北京圆满地召开了2021年度学术年会。大会主要邀请了宫颈癌领域中的教授和专家一同参会,他们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多的学术成果,汇集在一起共同地进行学术交流。此次学术年会的主题为《消除宫颈癌,我们在行动》,汇报的课题紧紧围绕宫颈癌的筛查、宫颈癌筛查的技术手段、消除宫颈癌的必要性、宫颈癌的治疗手段以及宫颈病变管理等进行展开。在开幕式中,邀请了黄正明会长、曹泽毅教授和刘新明院长讲话,为此次大会开场烘托了热烈的气氛。从曹泽毅教授的讲话中可以知道:宫颈癌是妇科领域中比较重要的妇科肿瘤,也是患病率和发病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在正常细胞发展成宫颈癌之前,在医学上有很多诊断方法来进行筛查。如果要达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关键需要做好早期诊断工作。针对宫颈癌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消除宫颈癌的目标做出共同努力。赵健教授作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宫颈健康教育委员会的大会主席,也是此次《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的主办人,赵健教授一直致力于宫颈癌的研究工作,为消除宫颈癌的目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赵健教授在此次大会上汇报了《如何正确解读细胞学筛查结果》的学术专题,针对2014年TBS报告结果分类作出了详细的分享。在该报告中的结果分类分为四种,分别为不满意细胞学检查、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可见子宫内膜细胞(45岁及以上女性)和上皮细胞异常。总的来说,赵健教授在大会上的分享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1.宫颈细胞学检查常与HR-HPV检测联合用于宫颈癌风险的评估2.正确理解宫颈细胞学的意义及有效利用诊断结果给予的提示3.根据“同等风险,同等管理”的原则进行分层临床管理5.尽早发现宫颈HSIL,积极治疗宫颈HSIL,以期***终消除宫颈癌广州江元医疗邀请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马德勇教授为大家带来《P16细胞学染色在细胞学筛查中的作用》的专题讲座,主要分享了国内宫颈癌筛查技术临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阶段的医疗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国内宫颈癌筛查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传统的涂片技术和HR-HPV检测等,但是这些检测手段在实际的医疗诊断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弊端。第一方面,传统的巴氏涂片具有缺乏标准化、不满意标本比例高和细胞细微清晰度不足的缺点;如果只靠手工的方式进行涂片,诊断结果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包括:妇科医生的制片技术水平和标本本身质量等。传统的巴氏涂片工作效率低,也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涂片效果厚薄不均,一致性差,不能让病理科医生很好地做出诊断。第二方面,HR-HPV检测也是检测宫颈癌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中广泛应用。但是,HR-HPV检测宫颈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在2021年,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统计的几百多万的检测数据中显示,运用HR-HPV检测宫颈癌时,检测结果的阳性率高。研究人员把检测结果和实际结果对比来看时,发现这些被检测出阳性的患者很多并不都是阳性。阴性或假阴性筛查结果的隐患和单纯HR-HPV阳性,可能会引发患者的恐慌、焦虑和夫妻间的矛盾。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一种新的筛查技术以满足临床的需要。广州江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全自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系统(JY-6000), 运用抑癌蛋白P16免疫细胞标记技术,该产品在染色过程中有很多优势:3.每片染色单独进行,染色集中和节约试剂,可避免交叉污染广州江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产品受到马德勇教授的大力推荐,该产品已经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装机使用,制片+染色效果优良,能显著提升细胞细微结构的清晰程度,制片样本一致性高,能做到精准筛查宫颈癌,大幅降低了宫颈癌的漏诊率。全自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系统(JY-6000)是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自动化程度高,其中产品具有高筛查率,能帮助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让女性远离宫颈癌。全自动免疫细胞独立温控单独滴染染色机(JY-6000型)